
农民金点子
1 金坤是一名普通农民,平日里,他就爱琢磨如何把普通的青菜、萝卜卖出好价钱。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中央电视台七套农业节目正在举办 “'2007诺基亚·农民致富创意大赛”,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自己策划的“非常6+1”特色套菜创意点子申报到节目组,在全国1000多件致富创意作品中,他的“非常6+1”特色套菜创意顺利闯关,进入总决赛。 据金坤介绍,“6+1”特色套菜即6种鲜菜“+”1种脱水蔬菜或脱水野菜,6种鲜菜均系按照绿色蔬菜食品标准种植、加工,其中云雾萝卜、箭秆白菜等3种蔬菜是广水地方名菜品种,有2个品种已通过国家绿色认证。“6+1”特色套菜是集7个品种于一体(箱)的多“品味”蔬菜。金坤巧借中央电视台“非常6+1”益智类栏目的名气,通过精包装,让平日里普通的绿色无公害蔬菜身价倍增。 金坤的创意 “金点子 ”入围央视后,被该市的农业深加工龙头企业看中。目前,他被一家企业聘为顾问,专门负责“6+1”特色套菜的生产和销售。
2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2日电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乃林镇农民杨占久创造发明的多功能刨坑施肥机,最近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创造实用新型专利权,并荣获由国家科技成果奖励委员会颁发的第四届国家科学技术最佳成果进步奖。他发明的多功能新型刨坑施肥机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属于创造型农业机械,填补了我国农业机械中的一项空白。 杨占久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在长期从事种植烟叶的高强度的劳作中,萌发了研制一种机械降低劳动强度的想法。2001年开始,他经过3年苦心钻研,投资10万多元,终于研制出集刨坑、施肥、洒药、平整于一体的新型农机具。 这套机器可配套18马力中小型四轮车使用,适用于烤烟区大面积作业,每小时刨坑达1万穴以上。在进行刨坑作业时,同时可将所施肥料下于坑内,并能覆土一厘米左右土壤,以免肥效流失。这套机械还具有喷施农药装置,可均匀喷洒除草剂和防治病虫害药物等。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2日电(李富、李桂芝)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乃林镇农民杨占久创造发明的多功能刨坑施肥机,最近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创造实用新型专利权,并荣获由国家科技成果奖励委员会颁发的第四届国家科学技术最佳成果进步奖。他发明的多功能新型刨坑施肥机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属于创造型农业机械,填补了我国农业机械中的一项空白。 杨占久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在长期从事种植烟叶的高强度的劳作中,萌发了研制一种机械降低劳动强度的想法。2001年开始,他经过3年苦心钻研,投资10万多元,终于研制出集刨坑、施肥、洒药、平整于一体的新型农机具。 这套机器可配套18马力中小型四轮车使用,适用于烤烟区大面积作业,每小时刨坑达1万穴以上。在进行刨坑作业时,同时可将所施肥料下于坑内,并能覆土一厘米左右土壤,以免肥效流失。这套机械还具有喷施农药装置,可均匀喷洒除草剂和防治病虫害药物等。
document.getElementById("ubbcontent").style.display="none";
3 金日,青县盘古乡大兴庄的农民姚树达发明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获得了国家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姚树达发明的自行车,具有防盗、便携、不打气的优点。 “在北京参加国际投资项目洽谈会时,俺的自行车一亮相,就受到了欢迎,有一个美国代表一眼就相中了这个自行车,通过翻译当场就想购买样品。在北京的几天里,俺的自行车骑到哪儿都是一片赞叹声!”尽管从北京回来好些天了,但是一谈到洽谈会,老姚还是十分自豪。 姚树达发明的自行车乍一看,和普通自行车没有什么两样,但经过老姚一演示,就看出了它的不同之处。只要把车盘附近的一个扳钮一按,便可将自行车向内方便地折叠过来;将车把下方的扳钮一按,车把便轻巧地摘了下来;而车胎,实际就是实心的,由于着力点很小,骑上一试后感觉十分轻便。 老姚告诉笔者,这个发明的初衷是为了儿子上班方便。老姚的儿子在北京上班,住五楼,因为没有地方放自行车,弄上楼去不方便,不弄又担心被盗,颇为苦恼。于是,平素就爱动脑筋的他又动心了,能不能发明一种防盗又便于携带的自行车呢,经过几个月的鼓捣,他终于在传统的自行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改进,加进了自己独特的设计,使之能够拆分,折叠,在此基础上,将车胎也做了改进。发明完成后,他就把有关材料传真到国家产权局,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批复。 姚树达今年54岁,平时就爱动脑动手,在这项发明之前,他曾改进过三马车的变速箱,中耕机的变速箱,修复过废机井的,包括他自己童年患的骨髓炎,也是在遍地求医无望的情况下,通过自己钻研医书研制出独特药方治好的。.关于自行车这个发明,那家美国公司在国际投资项目洽谈会上就同他签定了合作协议,但因其他原因没有展开实质性的合作。现在,他每天都收到几十个联系洽谈合作合资意向的信件、电话。采访结束后,姚树达很有信心的说:这个防盗 、便携 、 不打气的自行车总有一天会驶在全国各地的大街上。
1 金坤是一名普通农民,平日里,他就爱琢磨如何把普通的青菜、萝卜卖出好价钱。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中央电视台七套农业节目正在举办 “'2007诺基亚·农民致富创意大赛”,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自己策划的“非常6+1”特色套菜创意点子申报到节目组,在全国1000多件致富创意作品中,他的“非常6+1”特色套菜创意顺利闯关,进入总决赛。 据金坤介绍,“6+1”特色套菜即6种鲜菜“+”1种脱水蔬菜或脱水野菜,6种鲜菜均系按照绿色蔬菜食品标准种植、加工,其中云雾萝卜、箭秆白菜等3种蔬菜是广水地方名菜品种,有2个品种已通过国家绿色认证。“6+1”特色套菜是集7个品种于一体(箱)的多“品味”蔬菜。金坤巧借中央电视台“非常6+1”益智类栏目的名气,通过精包装,让平日里普通的绿色无公害蔬菜身价倍增。 金坤的创意 “金点子 ”入围央视后,被该市的农业深加工龙头企业看中。目前,他被一家企业聘为顾问,专门负责“6+1”特色套菜的生产和销售。
2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2日电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乃林镇农民杨占久创造发明的多功能刨坑施肥机,最近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创造实用新型专利权,并荣获由国家科技成果奖励委员会颁发的第四届国家科学技术最佳成果进步奖。他发明的多功能新型刨坑施肥机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属于创造型农业机械,填补了我国农业机械中的一项空白。 杨占久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在长期从事种植烟叶的高强度的劳作中,萌发了研制一种机械降低劳动强度的想法。2001年开始,他经过3年苦心钻研,投资10万多元,终于研制出集刨坑、施肥、洒药、平整于一体的新型农机具。 这套机器可配套18马力中小型四轮车使用,适用于烤烟区大面积作业,每小时刨坑达1万穴以上。在进行刨坑作业时,同时可将所施肥料下于坑内,并能覆土一厘米左右土壤,以免肥效流失。这套机械还具有喷施农药装置,可均匀喷洒除草剂和防治病虫害药物等。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2日电(李富、李桂芝)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乃林镇农民杨占久创造发明的多功能刨坑施肥机,最近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创造实用新型专利权,并荣获由国家科技成果奖励委员会颁发的第四届国家科学技术最佳成果进步奖。他发明的多功能新型刨坑施肥机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属于创造型农业机械,填补了我国农业机械中的一项空白。 杨占久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在长期从事种植烟叶的高强度的劳作中,萌发了研制一种机械降低劳动强度的想法。2001年开始,他经过3年苦心钻研,投资10万多元,终于研制出集刨坑、施肥、洒药、平整于一体的新型农机具。 这套机器可配套18马力中小型四轮车使用,适用于烤烟区大面积作业,每小时刨坑达1万穴以上。在进行刨坑作业时,同时可将所施肥料下于坑内,并能覆土一厘米左右土壤,以免肥效流失。这套机械还具有喷施农药装置,可均匀喷洒除草剂和防治病虫害药物等。
document.getElementById("ubbcontent").style.display="none";
3 金日,青县盘古乡大兴庄的农民姚树达发明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获得了国家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姚树达发明的自行车,具有防盗、便携、不打气的优点。 “在北京参加国际投资项目洽谈会时,俺的自行车一亮相,就受到了欢迎,有一个美国代表一眼就相中了这个自行车,通过翻译当场就想购买样品。在北京的几天里,俺的自行车骑到哪儿都是一片赞叹声!”尽管从北京回来好些天了,但是一谈到洽谈会,老姚还是十分自豪。 姚树达发明的自行车乍一看,和普通自行车没有什么两样,但经过老姚一演示,就看出了它的不同之处。只要把车盘附近的一个扳钮一按,便可将自行车向内方便地折叠过来;将车把下方的扳钮一按,车把便轻巧地摘了下来;而车胎,实际就是实心的,由于着力点很小,骑上一试后感觉十分轻便。 老姚告诉笔者,这个发明的初衷是为了儿子上班方便。老姚的儿子在北京上班,住五楼,因为没有地方放自行车,弄上楼去不方便,不弄又担心被盗,颇为苦恼。于是,平素就爱动脑筋的他又动心了,能不能发明一种防盗又便于携带的自行车呢,经过几个月的鼓捣,他终于在传统的自行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改进,加进了自己独特的设计,使之能够拆分,折叠,在此基础上,将车胎也做了改进。发明完成后,他就把有关材料传真到国家产权局,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批复。 姚树达今年54岁,平时就爱动脑动手,在这项发明之前,他曾改进过三马车的变速箱,中耕机的变速箱,修复过废机井的,包括他自己童年患的骨髓炎,也是在遍地求医无望的情况下,通过自己钻研医书研制出独特药方治好的。.关于自行车这个发明,那家美国公司在国际投资项目洽谈会上就同他签定了合作协议,但因其他原因没有展开实质性的合作。现在,他每天都收到几十个联系洽谈合作合资意向的信件、电话。采访结束后,姚树达很有信心的说:这个防盗 、便携 、 不打气的自行车总有一天会驶在全国各地的大街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