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
木质材料的视觉特性与家具及室内的视觉设计
1.1 颜色
木材颜色主要由其内含物成分所决定,以橙色为中心,且有一定的分布范围。木材的色调主要分布在2.5 Y~9.0 R(浅橙黄~灰褐色),以5 YR~10YR(橙黄色)居多;明度主要集中在5~8之间;纯度主要位于3~6之间[1]。用木材的暖色基调营造室内环境,能融洽气氛,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感。
家具的色彩设计一直未与孟塞尔色立体联系起来,而木质环境学在研究各种木材的颜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这将使家具的色彩设计趋向理性,而不仅是感性的。
木材颜色的明度、色调、纯度及其纹理、树节等视觉物理量与自然、美丽、豪华、温暖、明亮、轻重等心理量之间均具有相关性。明度高的木材一般呈黄色,给人以明快、整洁、美丽的印象,而紫檀、花梨木之类的木材及染色加工的同种色调的木材,会有豪华、深沉感觉。纯度低的木材有素雅、厚重、沉静的感觉;纯度高则有华丽、刺激的感觉。此外,木材的视觉轻重感与其明度紧密相关,而局部区域的明度对比值是影响视觉粗滑感的重要因子。
木材中的木素可以吸收紫外线,减轻它对人体皮肤和眼睛的危害。木材又能反射红外线,这与木材给人带来的温暖感有直接联系。木材对光线还具有漫反射的功能,从而减轻直射光线的剌激,使光线变得柔和。
因此,木制桌面、壁面不但给人温馨的感觉,而且对于工作人员的视觉神经剌激最小,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
1.2 光泽
光泽是指光在物体表面正反射的程度;正反射光占入射光的百分率被称为光泽度。木材光泽的强弱与树种、木材构造特征、抽提物和沉积物、光线射到板面上的角度、木材的切面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具有侵填体的木材如檫木等常具有较强的光泽,木材径切面对光线的反射较弦切面为强。光泽比较强的树种如山枣、栎木、槭木、椴木、桦木、香椿等,其劈开面或刨光面的光泽强,材色显得更加艳丽。
木材除正反射之外,尚具有较强且各向异性的内层反射,产生丝质般雅致的光泽,这是仿制品很难模拟的。研究表明,木材的光泽与木材的反射特性有直接联系,当入射光与木纤维方向平行时反射量大,而当相互垂直时反射量较小,因此从不同方向所呈现的材色也不一样。
家具表面粘贴不同纹理方向的薄木后呈现不同的颜色,当用木纹纸贴面时表面就不存在这种方向性,这就是家具档次不同的原因之一。
1.3 花纹木材的生长轮无论如何切削,在径切面和横切面上都是彼此不交叉的近于平行或成同心圆的图案,这样的图案与以任意角度交叉的图案相比,给人以整洁、稳重、流畅、轻松、雅致的印象。木射线和轴向带状薄壁组织也可以形成美丽的花纹如栎木、鸡翅木。此外,由于受立地条件、生态环境因子和培育措施等的影响,木材图案在木材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变化,给人以多变、起伏、运动、生命的感觉。常用花纹有鸟眼花纹(如槭木)、虎班花纹(如栎木、山毛榉)、瘿木花纹(如花梨木、核桃木、楠木、杉木、杨、柳)、条状花纹(如桃花心木、沙比利、香椿、柳安)、影木(如樱桃木)、斑纹木(如乌木、胡桃木、小鞋木豆)、根基花纹等。
木材的早晚材管孔、生长轮之间的细胞以不太规则的蜂窝状构造分布而呈现一种波动现象,而人的心脏跳动与脑电波的涨落亦呈类似分布形式[2],这使得人们在看到木纹图案时就会得到一种亲切、祥和、安静的舒适感。这不仅仅是从木材纹理以及模拟木纹得到的结论,大多数的音乐频率的涨落也有类似规律。
上述现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图案与音乐的相通,这是一种能给科技木的图案设计师以启示的共感现象,在其技术性的图案设计中也充满了仿生与模拟的创作。每个感官都有其最适宜的刺激,而所谓共感,这里是指由一种感官的适宜刺激而引起的另一感官的联想或反应,有时也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借助于染色技术,白色的木材如白梧桐发挥了性能。科技木色泽丰富、纹理多样而富有立体感和活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木质材料的保温调湿功能、肤觉特性与家具及室内的肤觉设计
2.1 保温人体感觉的舒适温度大约为22℃,过热与过冷的环境温度会使人情绪不安。
木材和木质材料为热的不良导体,作为墙体或装饰材料,对居室的温度具有调节作用,进而可以减少供暖与制冷的能耗。木质材料墙体能明显减轻室外气温的影响,降低室温变动比(即室内温度日变化振幅与室外气温日变化振幅的比值)。木质住宅冬暖夏凉,夏季木质墙壁的室内气温比绝热壁室温低2.40C ,在冬季则高4.00C。
由于木材的导热性能,加上其视觉(色彩)和触觉上的温暖感,综合形成了木材的温和特性。因此,木质家具和木质环境的温和感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效应是根深蒂固的。
2.2 调湿环境的湿度与人体皮肤的湿热感觉、出汗量也有很大关系。研究表明,人体感觉舒适的最佳相对湿度(RH)为65%;死亡率最低为60%~70%;防止细菌感染为55%~60%[1];保存书籍、文物为40%~60%。
木质装饰材料具有较好的调湿效果。当温度变化时,用木材围合的空间的相对湿度变动小。木造房屋的年平均湿度变化范围保持在60%~80%左右[1]。木材调湿性是这种生物材料所具备的独特性能之一,它是靠木材自身的吸湿及解吸作用,直接缓和室内空间的湿度变化。实验表明,软质纤维板的调湿效果最好,刨花板、木材、硬质纤维板、胶合板等性能良好,优于无机材料、树脂等材料。有些材料虽然基材的调湿性能好,但表面用吸湿性不好的材料贴面后,不能具有很好的调湿性能,如印刷木纹胶合板、PVC贴面胶合板、三聚氰胺贴面胶合板等。
在家具与室内设计当中,需要考虑合理地分配使用各种木质材料,在尺寸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或部位如书柜的背板,则可以选用吸湿性能好的材料。
2.3 触觉特性与触觉设计
木材的触觉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冷暖感,由材料热传导率、皮肤与材料界面间的温度变化以及垂直于该界面的热流量对人体感觉器官的刺激结果来决定。木材及木质人造板在各种材料中属于略有温暖感的材料。(2)软硬感,与材料的抗压弹性模量有关,木材属于中等或略硬的材料。(3)干湿感,与冷暖感、粗滑感有很高的相关性,暖和、光滑的材料有干燥感,而给人冷、粗感觉的材料有种潮湿感。玻璃、金属等给人潮湿感,而木材、纤维给人干燥感。(4)粗滑感,由其导管直径大小、年轮宽度以及表面的粗糙度等因子决定。影响木材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有:树种、加工方法、切面和木材的表面组织构造。木材有适度的粗滑感:针叶材粗糙感分布范围是1.4~3.8,阔叶材是1.1~4.8[2]。此外,针叶材表面粗糙感的触觉心理量与视觉心理量的相关性比阔叶材的大。设计在线.中国
短时间接触的拉手,可以用塑料以及金属材料,但长时间使用的桌面、椅面(与人体接触的座面、扶手以及靠背)应使用木质材料为好。用厚度为0.2~6 mm的单板覆盖其它材料,薄单板表面的温冷感受下面基材的热导率影响较大,单板厚为6 mm时下面基材的热导率对温冷感几乎不再有影响[2]。因此在设计非木质家具,并考虑人体接触面的贴面材料厚度时,木质材料的厚度大约为6mm。
3 木质材料的隔声吸音功能、听觉特性与家具及室内环境的听觉设计
对于室内环境,要求墙壁、天棚的隔声性能要好,室内各种材料的吸音性能要好。木材具有较佳的声反射特性,木造住宅具有较佳的室内音响效果。
3.1 隔声 材料的隔声性能是指声音穿过这种材料时的透过损失。隔声分为空气隔声和固体隔声。木材的密度较小,故单层板的空气隔声量较低。单独从隔声方面考虑不宜用单层木质材料作隔声墙,要采用双层复合结构。双层或多层板,面层材料通常采用密度较大的木质人造板,内有空气层或填充玻璃棉、泡沫塑料等多孔材料以提高隔声性能。如用木质材料作地板,可采用弹性材料作面层,减弱撞击地面的能量(面层法);或木质地板下构筑龙骨,形成浮筑地板(浮筑法),以及楼板下设吊顶,形成空气层(吊顶法)等,以减轻因撞击引起的噪声[1]。
一般公寓式居室的隔声性能要求高于宾馆客房、办公场所和单人病房。有关材料的隔声性能为在设计隔断和屏风时选择材料、制作结构提供了参考。
3.2 吸音
吸音机构一般有三种类型:多孔材料型、有孔共振吸收型、薄板吸收型。通常坚硬、光滑、结构紧密的材料吸音能力差,粗糙松软、具有相互贯穿内外微孔的多孔材料吸音能力好。木材及木质材料是多孔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音功能。用木质材料做天花板、隔断和器壁时,可以根据功能要求合理选择利用这三种类型的吸音机构。
室内听觉设计与房屋大小、形状,木质材料与其它材料的占有率有关。在室内利用具有适当吸音率的材料如木质隔墙、木质门、窗、天花板、地板及木制家具,给人以安静感,能提高交谈效果,对人类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家具的听觉设计是一种综合效果,一方面来自家具用材的吸音性能,大部分似乎来自由于美妙的线条与纹理、富有韵律的造型以及色彩等所给人带来的联想。
4 木质材料的挥发物、嗅觉特性与家具及室内环境的嗅觉设计
使用木质装修材料可以减少室内的氡污染,而采用低摩尔比的脲醛树脂胶(UF)、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MUF)、豆蛋白胶、甲醛捕捉剂以及氨水清洗或真空放置处理,可有效减少木质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量。
木材及木制品释放出的内含物对人具有一定的保健特性,即挥发物与抽提物散发出的香气(有些具有杀菌功效)有益于人们休憩、娱乐和呼吸系统的健康,可降低血压和改善心电图;芬芳的气味能舒解人的紧张情绪、消除疲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例如由花柏所建造的房屋中没有蚊子出现;松木有消炎、镇静、止咳等作用,且给人以雄壮感;杉木会剌激大脑使之更为活跃。
类似用香樟木作衣柜构件,它能有效防止衣物被虫蛀,在考虑室内与家具用材时,不妨将上述材料及其构件用于浴室家具、书房家具等等,以使人在沐浴中感受芬芳或在书房中保持清爽。此外,在家具中,哪个部位的木材不需要涂饰,哪个部位的木质材料需要封闭处理,都可以体现设计师对涂饰、木材调湿性、甲醛释放的精心考虑。
5 木质材料构成的室内环境对人类居住性的综合效应与家具及室内设计
随着木造住宅的减少,女性多种癌症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钢筋混凝土住宅居民的新生儿出生率和人的寿命较低,妊娠时的精神不安也较为严重。木造住宅的居住舒适性与心理压抑程度明显好于钢筋混凝土住宅。在木造校舍中,学生的心理情绪等方面表现较好。不管春夏秋冬,在木质教室中身体不适者较少,而在钢筋混凝土教室的学生有发生慢性精神压力的危险。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儿童房间、产房等室内及家具设计应当有所启示。在设计得当、用材与品质有保证的情况下,木质家具与室内装饰一般具有更多的安全性,并有益健康。
目前在对室内木质环境的综合评价中,应用了多种学科,如光学、热学、声学、材料学、医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等。对家具与室内的感性设计评价显得更为复杂。
四种革新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为了切实完成削减贫穷和饥饿人口的千年目标,以一般小户农民所拥有的1000m2的小块农田和1公顷土地为特定背景,进行四种革新是至关重要的。水控制革新的目的是能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经济的小块农田灌溉技术,为他们增加收入打开一条门路。
农业革新则需要开发出品种丰富的水果、蔬菜、药草和其它劳动密集型的优质作物,使更适合于小块农田种植,符合小户农民农业活动的实际情况,为他们种植优质作物提供机会。设计革新要努力追求技术产品的经济性、可购性,这对开发新一代增加农民收入的技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市场革新需要为小户农民开拓新市场,提供购置经济型的小块土地灌溉设备或有价值的农业投入(如清洁的种子和化肥)的渠道,并为他们种植的优质作物创造新市场。
1、水控制革新
传统的西方水泵、储水和输水技术都非常昂贵,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小户农而言,是没有可购性的,而且一些设备太大,不方便在小块农田上使用。一种具有可购性的新型小块农田灌溉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将对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但是要填补如此巨大的市场空白,需要用与以往本质不同的新方法来设计和推广灌溉技术。
在发展中国家,“绿色革命”的成功是建立在西方灌溉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基础之上,灌溉技术的推广也促进了产量高、品种丰富的作物的迅速种植。通过二次灌溉革命提倡的农民自管理系统,大规模灌渠系统的运作和维护问题得以解决。灌渠引水的大量入渗,使地下水位抬升,降低了农民通过管井使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成本。不幸的是,上世纪80年代,在孟加拉国,一个浅层的柴油机泵管井的成本不低于500美元,这对于那些每天只赚1美元的农民而言,相当昂贵。
(1)可购性:“可购的灌溉革新”是从小块农田的角度来思考灌溉,它追求的是技术的可购性,设计出每天只赚1美元的农民家庭都能购买得起的灌溉技术设备。设备要足够小,以能够满足现有农田的大小,并能足够吸引人,能推广,至少拥有100万的使用者。
商业型的滴灌系统在印度用于蔬菜浇灌,价格是1800美元/公顷,而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价格更高,这对小户农而言仍是相当昂贵的(Keller等,2005)。传统的水泵和储水技术也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在孟加拉国,最初用5马力的柴油机泵抽水,价格为500美元,而脚踏泵的出现,使这个价格降到了25美元。现在,印度的低压滴灌是每平方米4分钱,而传统的高压滴灌是每平方米18分。在南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市场要活跃,就需要将传统灌溉技术的成本降低80%左右。
(2)可拆性:一包40公斤重的化肥或者是20公斤重的种子可以很容易地分开包装,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大部分机械技术,如拖拉机或者滴灌系统,都属于比较“笨重”的设备,很难拆成较小的组成部分。在灌溉技术的设计过程中,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就是要使设备的大小更适合1000m2或者面积更小的土地使用。例如,在目前各种低成本的IDE灌溉系统中,有一种适合20m2的家庭小菜园使用的“吊桶式”滴灌系统,市场价格仅为2.5美元(Polak,2005)。
(3)扩展性:为了能够吸引小户农,小块农田灌溉系统的价格必须适中,而且不必经过改造就可直接用于小块农田。每一种技术都应当在理念上可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得到无限扩展。在印度,一个小户农用8美元购买新的200m2的IDE滴灌系统,可以增加100美元的净收入,通过这100美元又可以在下一季中将滴灌面积扩大2倍或者是3倍。
(4)收益率和市场吸引力:一种小块农田灌溉技术,要得到迅速推广,必须要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经验证明,相对于购买价格,当回报率至少有100%甚至是300%时,才能占领100万用户的市场。反复的实践证明:从利用雨水浇灌作物转变为利用经济的灌溉设备种植优质作物,会明显降低极端贫困农民的生存风险。对于农民而言,这是转移他们关注焦点的一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理由。
2、农业革新
与“绿色革命”相比,农业革命要注重高利润、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的生产,如水果、淡季蔬菜、药草和医用植物,以适应1公顷土地被分割成多块的这种特殊情况。开发产量高的、市场型的新型经济作物,使小块土地得到最优化利用,这种做法是小农农业革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假如当前农业研究的重点仍放在主要作物的产量上,那么要达到这个目标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3、设计革新
如果没有农民能买得起的,并能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生活的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那么进行水控制、农业和市场革新来实现千年目标中削减贫困和饥饿人口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农民能够买得起的设计能够推动农业、市场和水控制革新的实现。廉价的脚踏泵和滴灌系统等技术设备的大规模售出并不是偶然的,因为IDE将价格降至同等设备的1/5。对技术设备可购性的重视,对于贫困农民购买有效设计是非常关键的。设计过程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在设备效率和可购性之间寻求平衡,突破价格瓶颈,让消费者接受。
为消除贫困而进行设计革新所面临的一个障碍就是学生们对于设计可购性原则知之甚少。在发展中国家,设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希望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参加政府工作,而很少有机会为解决农村问题去寻找可购性的设计方法。在西方国家,设计专业90%的毕业生都将注意力放在只占世界人口10%的最富裕的人身上。要设计出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每天赚不足2美元的30亿消费者的需求,就必须改变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设计专业方面的教学方法。最后,在寻找可行方案解决农村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组织机构来提高当前世界上10,000名设计师的创造活力(Polak,2005)。
4、市场革新
市场为小农间的交易提供了制度结构。在柬埔寨,有少部分买到硝酸铵肥料的农民,偶尔会有多余的米可卖,因此成为市场的参与者。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城市周边的数百万农民用水罐灌溉着400m2的菜地,他们将蔬菜运到农村市场出售,因此也是市场的参与者。小农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不是他们是否参与市场活动,而是他们如何认识和发挥自身在全球市场中的相对优势。
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的农村市场对于小农家庭而言都具有风险,因为与成熟的西方市场相比,他们要克服更多的障碍。有些原因显而易见,如贪污腐败、缺乏信用、缺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市场效率极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经济研究来充分认识和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在西方市场中,企业家和市场的互动非常好,既为一方带来财富又使另一方更有效率,但这种共生共存的关系似乎在农村市场上运转很慢。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市场仍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经验证明,要将一些重要的农业物资,例如脚踏泵、廉价的滴灌系统、化肥和优质种子等送到小农手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刺激有利可图的私人制造业的发展、农村经销商和技术员的参与(Heierli和Polak,2000)。还有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就是为小农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开拓新市场。
“如果你造了一个更好的捕鼠器,世界将为你打开一扇门”,这个谚语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市场是不成立的,即便它已经成为成熟市场。只有当产品达到一定的销售量时,私人供货链中的每个参与者才能获益。公共或者私人部门在促进市场开拓方面的投资,是技术开发投资的3倍,这对于保证小农能够获得购买小型灌溉设备的渠道是很有必要的(Heierli和Polak,2000)。
在赞比亚,小农蔬菜收入的1/3都花费在蔬菜运输上了。这一问题恰好为农村短途运输业主提供了机会。除非这个市场空白得到填补,否则小农仍然需要在短途运输上付出很大的成本。在发展中国家和欧洲,超市在水果、蔬菜及其它优质农产品销售市场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Reardon等,2003)。要使超市采购员认可小农生产的农产品,小农必须接受培训以满足新的质量标准。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或公平的合同种植政策,使小农的产品能够在量上形成规模,以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这种机制也很重要。
小农从某一优质农产品中获得的收益可能只是其最终零售价的很小一部分。将可购性设计的原则应用于发展小型分散的农产品加工厂将有助于提高小农的收入,增加更多的工作机会,但是,他们必须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获益环境。例如,柠檬草是印度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广泛种植的作物,通常用作亚洲的调味料。然而柠檬草油(香茅油)在化妆品制造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一瓶香茅油的零售价是每盎司14美元($493/kg)。香茅油的几种提取方法有不同的成本和效率。最便宜且效率最低的方法是热水提取,其次是蒸汽提取、化学提取和CO2提取。部分或全部为小农合作社所有,由社会风险基金资助的农村小型蒸汽提取作坊,能够获利并且为小农和没有土地的劳动者带来经济利益吗?这一突出问题同样存在于各种烘烤、真空包装咖啡和辣椒粉的加工中。IDE已建立了赢利性的分散的加工厂,为越南糖果业提供椰子粉(Salter,1998),将亚马逊河雨林中的巴西坚果干燥,供佛蒙特州的企业生产冰淇淋(Polak和Edesess,1992)。IDE的上述经验表明,农村中也存在类似的增加附加产值的机会。
摘自 [国际发展企业组织]Paul Polak, Robert Yoder
阅读日记
完全可以感受到,因为我们就有亲近过,偶尔,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富人拯救了穷人,恰恰相反,穷人才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穷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文化娱乐,他们的种种活动,造就了社会的庞大需求。他们生活在最基层,种种的不便,让他们的生活受到了限制,当然,不同的地方的情况是不同的,有的地方水资源不好,有的地方土壤不好,有的地方过于偏远。
穷人确实太想改变命运了,只要指给他一点点希望,他就会奋勇向前。
生活体验周报告
生活目的:体验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情况
这一周,我们要求每人每天以14元人民币为生活费,体会生活。在有限的生活费内,感受贫困人民的生活状况。
其实,14元的日生活费也不算很低,既是体验生活,我选择了把它尽量不用在生活费上了,食物就选择了吃素,其他的就来调节另外的。以此来支配生活。下面就谈谈这短时间的生活感受吧!
第一天的生活开始了,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我也很少出去消费其他的,一直是以生活费为主要的消费。那么,既然选择了低消费的生活方式,那我就选择了吃素为生活的标准了。说到吃素,今天过来后的感受也是颇多啊!平日里,我通常不会说有一两餐吃素的。如今,经历了一个星期的素食,还真的觉得好像自己一直都没有吃饱过啊!第一天的素食,当然也没什么其他的感觉,还觉得很不错,可是,过了一俩天后,就越来越觉得难受了,心中老是想着自己的肚子,好像一直都没有吃饱的,做其他的事情也没啥精神。
几天后,自己真的很想放弃了,去买点好吃的,可是,一想到这一周是感受生活的,所以就又能够挺过去。可是,还的过好几天了,怎么办了,越来越觉得难已过去了。
接着是我们也有一写活动之类的要利用这点资金,想去松江逛逛街,放松自己的心情。可是,也不能随便走了,因为没有更多是金钱,所以,就不好随便走了。就这样,天天想着怎么过完这一周的生活,这是才感觉到,度日如年啊!
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天了,啊!没有钱的日子还真的需要多多的去体会啊!在这段时间了,感受到了很多的无奈,生活需要我们慢慢的来体会,体会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啊!
太阳能产品
太阳能是目前发展最快的能源,世界能源专家认为,太阳能将是下个世纪的主要能源。太阳能具有蕴藏丰富、可再生、世界各地均可独立开采、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所以世界各国竞相开发利用,各种太阳能产品纷纷问世。
★太阳能冰箱: 印度研制成功一种太阳能冰箱,在平底的太阳能收集器里,盛有氨和水的溶液,太阳光把氨从液体中蒸馏出来,并在另一个容器里冷藏下来。晚间把液态氨送到冰箱管道里,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冷却下来。
★太阳能空调器: 日本夏普电器公司制造的太阳能空调器,当天气晴朗时,全部动力都由太阳能电池供应;多云或阴天时使用一般电源。
★太阳能电视机芬兰生产的太阳能电视机,只要白天把半导体硅电池放在阳光下,晚上不需要用电便可观看电视,可连续使用3-4小时。
★太阳能换气扇日本新近推出一种太阳能楼房专用换气扇,安装在有太阳能电池板的窗框上,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能驱动换气扇旋转,换气能力达每分钟1立方米。
★太阳能收音机德国开发研制成功一种太阳能收音机,它能把太阳能转变成直流电,作收音机的能源。
★太阳能电话机在法国的图尔市,新建了世界上第一批太阳能电话机。设有这种电话机的电话亭的顶端装设了太阳能电池,电话机完全依靠太阳能作无线通讯的能源。这种电话机话音清晰,无通话障碍。它将在法国各公路沿线普遍设立。英国一家无线电公司,也研制成功了类似的电话机。
★太阳能照像机日本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太阳能照像机,重最仅475克,机内装有高效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蓄足电力可连续使用4年。美国一家公司也生产出了一种新型的135照像机,其动力由太阳能电池板供应,只要有光线就能提供能源。
★太阳能汽车日本东京电机大学最近设计出一种轻型太阳能轿车,其车顶上安装了两组蓄电池,利用太阳光充电后交替使用。一组蓄电池充电后可行驶110公里,夏季日照最长季节可达150公里,最适宜于日照时间长的地区使用。不用燃油,不污染环境。
★太阳能自行车美国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了一种太阳能自行车。它在普通自行车上装一块由44个光电池组成的电池板,还装置一个铝蓄电池和功率为0.5马力的小型电动机。这种两用车在平地上行走时可用脚蹬,在上坡或身体疲乏时,则可开启电动机驱动自行车加速行驶。
★太阳能牙刷日本科学家最近开发研制出一种太阳能牙刷。在这种牙刷的柄腔内放置一定数量的二氧化钛,经太阳光照射后钛的氧化物会放出电子束,这种电子束使牙齿及其周围形成微小电场,并使牙刷的刷丝硬化。由于电磁效应和机械作用,可迅速清除粘贴在牙齿上的污垢。
能源"革命"引发西藏人对太阳能新产品的热盼


记者在西藏农牧区采访,几乎到处都能见到人们用太阳灶烧水做饭的情景,一些零散牧户也在用太阳能硅光板照明。
首先,更多的粪肥涌入农田"上岗"。
另外,无污染、保生态、省金钱又卫生的环保产品,让百姓难以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