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小浆果,也是人们特别喜吃的一种早春蔬果,有“水果皇后”之称。草莓的管道化栽培就是利用管道为草莓栽培的载体,利用微控制计算机来实现营养液及温光气热等环境因子的智能化调控,让草莓在管道上正常快速地生长、开花、结果。其也是水培的一种模式,大大的减少了由于土壤带来的病虫害,更加干净卫生,其可在大棚,家庭阳台,室内等等地方进行栽培,而且其采用的是立体栽培,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其还可以作为观光农业,是未来城市栽培的一种主要模式。通过两年的实验,现把主要技术环节介绍如下:
1. 栽培设施的建造 1.1 场地的选择 对于大面积的管道化栽培我们一般要求在温室大棚内进行,有利于温光气热的控制,对于小面积的栽培,在屋顶、阳台都可以进行。
1.2 栽培架的制作 从市场买来PVC管道,每隔20厘米打孔,孔径大小6~10厘米,一般管道的长度以8~10米为宜,过长容易造成末端植株缺氧。把打好孔的PVC放到以调整好水平的木架上,木架高度1.5米左右便于人工操作,木架斜度为60度,每层管道相距30厘米,相距过大单位面积的种植数少,过小影响通风和光照。
1.3 营养液池 营养液池又分母液池和储液池。储液池主要是用于管道营养液循环回流贮备用,使营养液循环利用。母液池主要是用于营养液被植物吸收之后,微控制计算机根据检测其EC值,低于设定值就自动补充母液。营养液池和母液池最好做到地低下,这样冬暖夏凉有利于草莓的快速生长。
2. 栽培技术
2.1 草莓的品种选择 管道化栽培的草莓一般选择休眠期短,从现蕾到开花的日效短,井且坐果率高,耐寒、耐阴、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春香、明宝、丰香等品种,春季就可以上市。
2.2 备苗及定植
备苗温室管道化栽培草莓,主要以春季市场淡季为主,所以要在上冻前备好完成花芽分化的秧苗。定植前一周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进行预防性消毒杀菌。栽前剪除老叶、病叶、匍匐茎,剔除小苗、弱苗,以及一些烂根,一般于l0月上旬定植,定植时用海绵裹住根颈部位,塞到以打好孔的管道中固定即可。
2.3 营养液的配置 用于草莓栽培的营养液可以选用全价营养液,象日本的园式配方,也可以用针对草莓的山崎草莓配方,为了防止配置时产生沉淀,一般我们把钙源和磷源分开,把不会产生沉淀的硝酸钙和硝酸钾归为一类,把磷酸一氨和硫酸镁归为一类,通常把他们分成A、B、C三类(如山崎草莓配方),配置时一般先加水三分之一,把A完全溶解,循环均匀,再把B溶解稀释到一定程度在入水口缓缓注入,边注入边加水并不断搅拌,循环均匀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加入C液,循环均匀即可。山崎草莓配方(克/吨)A:四水硝酸钙 236 硝酸钾 303B:磷酸一氨 57 七水硫酸镁 123C:熬合铁 20-40 硼酸 2.86四水硫酸锰 2.13 七水硫酸锌 0.22硫酸铜 0.08 钼酸铵 0.02
2.4 营养液PH值的调节
栽培草莓营养液的PH值以保持在5.5~6.5弱酸性之间较理想,可用便挟式的PH计其检测方便。如pH过高,即偏碱性时,应加入适量磷酸或硫酸进行中和,如果是硬水地区可用磷酸和硫酸的混合液进行中和,pH值过低即偏酸性时,可加入氢氧化纳或氢氧化钾进行中和。pH值的调整周期以1~2周为宜,发现PH值不适合立即在储液池中进行调整。
3. 定植后的参数管理
3.1 营养液EC的管理定植后苗期:1.0~1.5毫西开花结果期;1.5~1.8毫西收获期: 1.8~2.0毫西
3.2 温度的管理 显蕾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4~30℃,超过30℃,自动放风降温;夜间保持在8~10℃,
显蕾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8~12℃。
开花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间8℃~12℃,开花期若经历-2℃以下的低温,会出现雄蕊花药变黑,雌蕊柱头变色现象,严重影响授粉受精和草莓前期产量。
1. 栽培设施的建造 1.1 场地的选择 对于大面积的管道化栽培我们一般要求在温室大棚内进行,有利于温光气热的控制,对于小面积的栽培,在屋顶、阳台都可以进行。
1.2 栽培架的制作 从市场买来PVC管道,每隔20厘米打孔,孔径大小6~10厘米,一般管道的长度以8~10米为宜,过长容易造成末端植株缺氧。把打好孔的PVC放到以调整好水平的木架上,木架高度1.5米左右便于人工操作,木架斜度为60度,每层管道相距30厘米,相距过大单位面积的种植数少,过小影响通风和光照。
1.3 营养液池 营养液池又分母液池和储液池。储液池主要是用于管道营养液循环回流贮备用,使营养液循环利用。母液池主要是用于营养液被植物吸收之后,微控制计算机根据检测其EC值,低于设定值就自动补充母液。营养液池和母液池最好做到地低下,这样冬暖夏凉有利于草莓的快速生长。
2. 栽培技术
2.1 草莓的品种选择 管道化栽培的草莓一般选择休眠期短,从现蕾到开花的日效短,井且坐果率高,耐寒、耐阴、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春香、明宝、丰香等品种,春季就可以上市。
2.2 备苗及定植
备苗温室管道化栽培草莓,主要以春季市场淡季为主,所以要在上冻前备好完成花芽分化的秧苗。定植前一周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进行预防性消毒杀菌。栽前剪除老叶、病叶、匍匐茎,剔除小苗、弱苗,以及一些烂根,一般于l0月上旬定植,定植时用海绵裹住根颈部位,塞到以打好孔的管道中固定即可。
2.3 营养液的配置 用于草莓栽培的营养液可以选用全价营养液,象日本的园式配方,也可以用针对草莓的山崎草莓配方,为了防止配置时产生沉淀,一般我们把钙源和磷源分开,把不会产生沉淀的硝酸钙和硝酸钾归为一类,把磷酸一氨和硫酸镁归为一类,通常把他们分成A、B、C三类(如山崎草莓配方),配置时一般先加水三分之一,把A完全溶解,循环均匀,再把B溶解稀释到一定程度在入水口缓缓注入,边注入边加水并不断搅拌,循环均匀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加入C液,循环均匀即可。山崎草莓配方(克/吨)A:四水硝酸钙 236 硝酸钾 303B:磷酸一氨 57 七水硫酸镁 123C:熬合铁 20-40 硼酸 2.86四水硫酸锰 2.13 七水硫酸锌 0.22硫酸铜 0.08 钼酸铵 0.02
2.4 营养液PH值的调节
栽培草莓营养液的PH值以保持在5.5~6.5弱酸性之间较理想,可用便挟式的PH计其检测方便。如pH过高,即偏碱性时,应加入适量磷酸或硫酸进行中和,如果是硬水地区可用磷酸和硫酸的混合液进行中和,pH值过低即偏酸性时,可加入氢氧化纳或氢氧化钾进行中和。pH值的调整周期以1~2周为宜,发现PH值不适合立即在储液池中进行调整。
3. 定植后的参数管理
3.1 营养液EC的管理定植后苗期:1.0~1.5毫西开花结果期;1.5~1.8毫西收获期: 1.8~2.0毫西
3.2 温度的管理 显蕾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4~30℃,超过30℃,自动放风降温;夜间保持在8~10℃,
显蕾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8~12℃。
开花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间8℃~12℃,开花期若经历-2℃以下的低温,会出现雄蕊花药变黑,雌蕊柱头变色现象,严重影响授粉受精和草莓前期产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