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

女大学生实拍贵州支教生活(转载)

假期学英语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是曾经去贵州支教回来的,他和我们说,家徒四壁的悲惨在贵州不算什么,因为贵州很多房子都是“家徒三壁”,他们在那里支教的时候,每天只有土豆吃,各种土豆,各种做法,但原料,都是土豆。

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贵州的资料
下面开始转载:
今年10月将要结束的时候,与朋友L一道去了贵州山区(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去看望那里的小朋友,L之前通过一个团体在那里资助了两名小学生,所以此行的目的也可以说是去看那小孩子为主吧,但是一路上见到太多太多的至今还让人很震惊的情景,使我一时间竟无从说起了,还是从一户人家那里开始吧,因为这户人家是我最先接触的。









居民住房
  我们去的那几天刚好是天公不作美,一直都在下雨,幸好我们都带了雨伞,只是没有带雨鞋,后来我们在镇上去买东西的时候才买了两对雨鞋,L现在穿的便是,我们打算走的时候送给那里的老师,那个穿迷彩的女老师真是可怜,下这么大的雨还只穿了拖鞋,看了都让人心疼。那里的地板也到处都是烂泥巴,看看这户人家的门口就知道了,忘了告诉大家,那个穿迷彩的女老师姓丁,我们都叫她丁老师。










住房一角
这是这户人家的算是厨房,大家可以看的到他们的炊具就是墙上挂的一口锅和地方放着的一个烧水用的壶,大家好象没有看到有火炉或者是灶具吧?那是因为唯一的一个火炉子拿到房间里面去烤火去了












大家可以看到,地板上是湿漉漉的一片,那是因为在这一块地方漏雨的缘故,因为屋顶是用沥青盖的,加上又盖了很久了。










如果我不说明,大家可能根本就不会想到,在这样一个不到10平方,并且还会漏雨的房子里面竟然住着4个人,而这4个人中又来自两个家庭,那个中间的阿婆大概是60岁的样子,趴在窗台上的那个是她的孙子,她儿子儿媳在外面打工,她面前那两个小女孩是她的外甥女,前年的时候她女婿在媒矿上死了,她女儿改嫁到了本县的其他镇上,但是相隔很远,而把两个女儿留给了她的母亲,也就是这个阿婆。现在她们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她每天早上在学校门口卖土豆块(用来做早餐的),就是把土豆切成小块小块的,用开水煮熟,加点辣椒粉,我也买了一碗,感觉好难吃的下,5毛钱一碗。
那里面还可以看到有一个乌黑的桶,那是因为房间里面也漏雨,正在接雨水,其实地上还有个盆子的,没有拍到,这个阿婆说,因为漏的很厉害,下大雨的时候隔一个小时就倒一次水,但是她是妇人又不会上屋顶,小孩又还小,只有等她女儿不知什么带她老公来帮她修理房子,听她在描述的时候,声音都很凄惨,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安慰,只能说,一切会好起来的,因为有那么多人关心她们 ------小孩穿的和她穿的基本都是社会上好心人捐助的再由支教老师分发给他们的,所以有些衣服并不合时令。在不到10平方的房子里面摆着三张床,虽然这个床极为简陋但是却是她们少之又少的家具之一。










这个就是被她母亲抛弃的小女孩,现在上3年级了。生活虽然很艰苦但是幸好他们都比较懂事,都很听话。也很有礼貌,见到我们就会打招呼。
桌子上的这些碗筷可能就是他们家里唯一的值钱的东西了一般家里应该都有的电视音响,在他们眼里可真的算是非常奢侈了,真正的要说家用电器,也许就只有一个5瓦的节能灯吧。

这些就是我们到的第一户人家所见到的情况,在那里出来的时候我们连开玩笑的心情都没有,加上天气又不好,心情非常的沉重, L显然是很激动了,她老问我要怎样帮她们一家,但是我又怎么知道?把自己钱包所有的钱都给她们?给她们买衣服?给他们买粮食?
   一个教室两个班,典型的复合型教室,这是仓上小学刘老师支教的地方,他本来打算只支教一年,但是现在他原来的搭档杨老师已经继续上学去了,他要走了的话这个学校就要停办了,那这里的的80 多个学生就要失学了,他不忍心,只好又留了下来
   这个学生现在读6年级,我们去家访的时候刚好和他一起回来,我问他期中考试语文考了多少分,他说:30分,我问数学呢?他说还没有改出来,听到这里,我和L相视之后是苦笑,除了心理赞叹他们诚实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后面我们又问他,世界上你能说出多少国家的名字?他说: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后面我引导他说前面四个不是国家,他才说出:日本、法国、美国,我问俄罗斯,你知道吗?他说没有听说过。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小孩子学的好与不好,而是他们这里的 教育底子实在是太薄,6年级的学生与城市里一年级的学生水平差不多。
   这户人家算是在当地的豪华之户了,不但房子不是茅草房,而且也有了电视机,那是因为这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在宁波打工的缘故,不过他们也因为没有文化,出去打工也是做最底层的工作,所以收入也不会很高。但是在他们那里来说,就是有钱人  
  下面的图片可能有点让大家反胃,为了保持真实的状况,超片都没有经过处理,这三张是仓上小学的厕所,也就是我们说的WC,尽管简陋的不成样子,但是对他们来说这并不重要,他们能有学上有书念,就是非常幸运的了,我这里拍的只是外面看到的,里面的就不敢发出来的,记得L在那里的时候,要上厕所,但是进去就马上出来了,她说打死她也*不出来。大家还可以看到厕所中间有个很大的破洞,洞所在的那是一堵墙,墙那边是女生的,这边是男生的幸好他们那里都是小学生,性别观念也许不那么强烈,但是是对大人就不那么方便了,也就难怪L一进去就马上出来。
   我们去的那个时候都在下雨,到处是湿漉漉的,这个是仓上小学的球场,去年这里的篮球架还是摇摇欲坠的木头的,而且只有一个,现在大家看到的是 中央电视台捐助的篮球架,感谢中央台,看来我们没有白白关注中央5台。
  住在城市里的人可能没有办法理解这些孩子的生存方式,把这些故事说出来只希望能让多些人知道世界的角落里还有这么样生活的人,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浮躁,至少保存一份善良之心
  因为体育用品的缺乏以及天气恶劣的原因,小孩子在课余只能玩一种叫“丢沙包”的游戏,虽然那地板还是很湿,很脏,但是孩子们依旧玩的很愉快

  具体我也不知道怎么玩的,只是好奇而已,想仔细的问问他们,但是他们又不会用普通话表达,我自然也就听不懂。只是大概叫“丢沙包”
对比之下,这个小孩子就不那么幸运了,我问他的雨鞋到哪里去了,他说他天天要放牛和打猪草,雨鞋穿破很久了。天一下雨整个鞋子都是湿的,一天到晚都这样。不知道他们老来会不会得风湿病
  下面这栋白色的房子是他们的村委会办公室,一共是四间房子,有两间用来做1234年级的教室,那个插着红旗的地方原来是老的仓上小学旧址,自从旧学校被村支书以1200元卖掉之后那地方就空了下来,据说那学校被卖掉的那个下午,学生和老师都来上课,但是被人告知说学校上午就被卖给别人了,后面经村民的一致反对,只好又腾出村委办公室以及租用一间民房,一共3间房子,算是一间学校,一共6个年级,两个老师。
这是刚到刘老师那里的时候,L的耐克鞋被包的严严实实,但是仍然经不住雨水的侵袭,整双鞋子还是湿透了,我的也好不好那里去,等下发给大家看看,什么是皮鞋变草鞋
  下面这位就是让我们非常钦佩的刘思源刘老师,他在仓上小学已经支教一年半了,本来这个学期他就要离开的,但是他的搭档杨老师到省城念书去了,他一走的话哪里的几十个学生又要失学,他只好留了下来 ,我问他以后怎么办?他说是希望看有没有热心的志愿者去接替他,要是没有,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目前他请了村里的另外连个老师担任1234年级的课程,每月300元,下图的这个看似小女孩的就是他请的代课老师,真的好佩服他们
发一张老师的照片,站着的那位是支教老师施老师,穿迷彩的是丁老师,那个雷老师,也是仅有的两个正式老师之一,穿红衣服的是同行的L
  这些坐在租借来的教室里上课的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们,后面的三张是L在给同学们分发我们带去的学习用品,因为交通不便,我们在贵阳的时候 采购了很多很多的学习用具但是因为交通问题都没有办法带过去,只好作罢。

  这里的路是超级的难走,又是下雨天,踩刹车不行,不踩也不行,现在看到的是出去的路上,是上坡,来的时候是下坡,因为对路面估计不足,来的时候都差点摔跤了。后来听说他们本地人在这个路都不敢拉人下来,我就更加无能为力了。现在是出去的途中,我只好下来推车,可费了好大劲才上去。

摩托车是从大石小学借来的,这是去年天涯网友捐款给他们买的
现在的篮球架
  中午的放学的时候,L终于见到了她资助的那两个学生,她心里无比的高兴,一是看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再来就是感谢刘老师的穿针引线,使的她的爱心落到实处。照片里的小姑娘可爱吧^-^这两个小孩子现在是非常的乖,非常的 听话,后面我们便去这个男学生家里家访。
  这条羊肠小道就是这个小男孩天天上学放学走的楼,他的家离学校正常的话是40分钟的路程,但是小男孩也许走习惯了,走得很快,一般他是25分钟就可以走到了。山路是非常的滑,又很陡峭,刚刚大家看到那小男孩的鞋子和裤子就就知道为什么会那么脏了。真是难为了L,她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样的山路,但是她还是兴致勃勃的,不见她有丝毫的气馁。难为了她这个城里人

终于爬上山顶,接着又要走很长很长的下坡路,路是一样的窄,一样的细小,但是刘老师他们却走得非常的快,他说他之前也走不快,老是摔跤,后来全校的学生家他都去过 ,所以现在把脚力都练的很好了 ,看看 ,那小孩子早就走在前面了,而且走走又等我们,生怕我们找不到或者摔跤,真的很生性
终于到了其中一个孩子的家,家长已经做好饭菜了,看到我们来是非常的热情,一定要我们吃了饭才走,任我们百般解释都不行,这里的老乡都非常的敬重刘老师,所以他到哪里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当然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打扰老乡的,或许我们吃了他一顿,他晚上就要挨饿了。于是我们继续去另外一个小学生家里
一眼望去,这个萧索的荒村,基本看不到什么房子,后来听刘老师介绍说 ,这里的情况都基本都是这样 ,都住的非常的分散,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玉米地,他们都是以玉米为生,所以土地就是命根子。最远的学生离学校要走2个小时 ,所以 ,这也是学生失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家看到对面山坡上有个房子,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也就是那个小学生的家,可是我们看起来很近,其实却还要经过一个坡谷,还要走10分钟呢,这里的山都很高大,感觉和陕北那边的山一样,山坡对山坡可以对歌,但是要见面就要走一上午呢。
眼看目标就在眼前,尽管L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但是还打起精神,继续前进,还算聪明,不知道弄哪里弄来一根棍子,三条腿总比两条腿好使些,否则她早就要摔跤了

这条小河是仓上村的主要饮水来源,他们一般都是一早起来就去挑水,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什么污染,到了白天大家就在河里洗衣服,洗菜什么的,还有牲口比如牛、猪等也会把水弄溷浊。现在是因为刚刚下过雨,水流也比较急,平时的话水量不是很大

去刘老师那里的时候经过沙场镇里面,为了不给他增加负担,我在沙场镇里买点菜带过去,因为不是集日,所以卖菜的不多 ,肉档里只有一档猪肉,买青菜的倒是有4家,一个镇一天也只能消耗这点东西了 。我很奇怪,那里卖猪肉的怎么一头猪不先分成两半,然后再按排骨顺序砍成一条一条的,我家楼下卖肉的都这么卖呀,可是他们那里就是 整头猪放在那里 ,轮到你买的时候就给割那块,也没有选择,我去买的时候 刚刚买了块不规则的颈下肉,没有多少精肉,真怕会给刘老师笑话。
大约一点半钟,我们从学生家里回到了仓上小学,随后刘老师就叫我们去吃饭了,刘老师以前是自己做饭吃 ,那时候因为有杨国忠老师一起,现在他一个人了,就没有自己做,就在一个老乡家里吃,一个月给老乡200元,这个就是老乡家里的厨房。

辣椒,土豆是他们主要菜肴,主食是玉米,不过我到了那里并没有吃到玉米,可能是他们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给我们吃,其实我是希望能吃到的玉米饭的,但是也不能要求人家。青菜,他们基本是没有的吃的,我过去的时候是考虑到自己想吃青菜才买的,我原意是想给他们多买点肉,毕竟肉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奢侈的。

刘老师吃饭的这一家是非常的穷,从她的厨房还有卧室来看就非常的清楚,他就是在这一艰苦的条件下还要坚持下来给学生上课,这样的精神实在令我佩服之至。他的生活也很是清苦

最后贴的这个照片总会让看的人有一种莫名的心痛
其实像这样的,不仅仅是安徽省黄山市的休宁,也不仅仅在贵州……这个社会上,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